《教育总动员》 剖析如何高效EBET易博官方网站学英语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8-23 21:12

  EBET易博官方网站英语学习,始终是中国家长在孩子教育中最为焦虑的问题之一。近日,应河北《教育总动员》节目邀约,中小学语言教育研究专家、托普朗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杨光以及资深阅读推广人涵涵等就“如何高效学英语”话题与主持人李爽展开探讨与交流。

  李爽:很多孩子都在上英语培训班,家庭在孩子英语学习中的投入费用也是蛮高的,但大数据显示,我们花了很多时间、很多财力的英语学科,单就高考成绩而言,投入和产出比其实是倒挂的,全国高考英语平均成绩甚至是不及格的。

  除了国际学校的孩子,如今有些家长也为孩子选择了另外一些英语的学习方式,比如说原版图书的阅读,听读原版著作、音视频素材等,没花那么多钱的情况下,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
  杨光老师,从您的角度和经验来讲,英语这门课是不是对于我们国人来讲就是特别难学?它难到底难在哪?

  杨光:依我的经验,我想把孩子学英语的现状归纳成一句话,“应试和应用能力都挺让人失望的”。

  刚才主持人也提到了高考成绩,全国新课标高考成绩150分,90分是及格线,而连续五年的全国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只在64到72分之间。

  这就是我们当前应试英语的结果,可能有人说这只是高考英语,或许其他考试数据是不错的。我还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数据,2019年,大陆学生的托福考试平均分是81分,什么概念呢?斯里兰卡、缅甸等国家的平均分都比我们高,这是一个令人很遗憾地方。

  更让人心痛和遗憾的是我们的应用能力,英语作为一门语言,最大的用处是交流工作,我们在实践中发现,很多考到名校的学生,虽然英语成绩可以考到140多分,但若让其找个母语英语国家的人敞开了聊,或者进行辩论,即使对方用正常的语速讲,我们似乎也不能够听懂。听和说的最基本语言能力,我们学了十几年也没有搞定,这就是我们现在一个挺令人遗憾的现状。

  资深阅读推广人涵涵老师表达了与杨光老师相似的观点。她认为语言学习的通用逻辑就是大量阅读,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,孩子都存在阅读量严重不够的问题,所以中文的日常听说没问题,但到了高年级的时候,阅读理解、作文写作就成了普遍问题。即使我们成年人,很多人写篇几百字的小文章,都会非常发愁。

  写作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体现,是输出的一种方式。当阅读多了之后,写作当然就没有问题,英文更是这样,读的少见的少,只有教材上的那一点,国际化的考试体现的是语言的应用能力,孩子阅读量少的问题就展现无疑。

  语言的深层能力就是对于信息的处理速度,深度理解和准确的、有条理的、有逻辑的输出,如果再加上有文采的输出,就会难上加难,所以我们高考成绩的现状,一点儿都不奇怪。

  李爽:语言的学习跟数理化确实不一样,如今,语言更多的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,把它积攒起来。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,不论是什么专业,有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,需要花多少时间在英语上,要花多少学费在英语上?

  杨光:大概有一个平均值,从全国来看,好一点的地区大概每周会有三节到四节英语课,差点的地区可能每周会有两三节课,初高中可能会相应的增加课时。在花费上面,因为大部分家长意识到学校输入量不够,都会给孩子选择课外培训,如果按照一周一次的频次,一年最低也需要1-1.5万元的投入。

  就这个金钱投入和现在的实际反馈来看,其实是有点冤枉的。如果把这些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更高效、更正确的方式上,孩子的效果绝不止于此。上面也讲到,语言的学习不同于数理化,语言的学习过程讲究的是频度和密度,即使每周安排整块的时间去补习,一旦离开了教室,就又回到了跟英语毫不相关的世界,其余的六天是一个衰退的过程,所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

  杨光:反过来理解,我们是如何在母语环境下学习语言的呢?只有一句话,那就是模仿的过程。模仿,就这一个关键词,大量的模仿;模仿又是从听觉开始的,听觉是定向活动,一个孩子从出生,主要是不停的、大量的听、模仿妈妈的声音,然后自然而言也就习得了语言。

 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,中国有句古话叫做“十聋九哑”。如果一个孩子出生,他的发音器官是完全正常的,但由于他的听力有问题,他就没法进行听和模仿。因为即使他张嘴说话,他自己是无法监控的,它监听不到,也就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,音调高低也完全不知道,而且接收不到来自母亲的反馈,这个孩子慢慢也就停止发音,变成哑巴了。

  那么听的量有多大呢?我们在母语环境下可能不觉得,就是孩子都会说妈妈,这是属于天生就不用学的,是属于自然发音,这个全世界发音基本都一样。但是你要说爸爸这个词,世界上就不太一样,而且小孩子要想准确的说出,他可能开始说的都是“pia pia”。语言学统计,一个孩子平均大概需要重复500次,爸爸这个词的听和模仿才能最终准确地把这个词表达出来,这是在母语环境下,可是我们不觉得,因为母语环境下,这一切发生的都非常的自然,不是刻意的。我在这儿留个伏笔,我们自己听众们可以想一想,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,这些地方是不是有问题?

  李爽:现在很多育儿论坛上,新手妈妈特别强调要带着孩子磨耳朵,就是很小的孩子,可能什么也听不懂,不知道啥意思,但还是要让他听,按杨光老师刚才所说的母语式学习理念,其实是有道理的,对吧?

  杨光:磨耳朵也要讲科学的方法。如果你给孩子听的内容,比如说英语,也是儿童类的歌曲,但每个孩子的接受程度、心理,都不太一样,在没有任何专业指导情况下,随便拿一段音频,这个孩子只是听就能学会吗?这实际上忽视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母语式学习的另一个关键点,那就是模仿,模仿就是要开口。

  所以,我们家长在给孩子磨耳朵时,虽然原理大家都懂,但在实操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坎。比如开口之后,这个孩子的发音肯定是不准的,谁来给纠正呢?不是每个妈妈都可以讲流利的英文的。

  李爽:涵涵老师在我们往期节目中讲了特别多中文阅读,中文阅读本身就是母语,您怎么理解母语式学习?。

  涵涵:模仿练习,中文跟英文有一点点不一样,因为我们大概四五岁的时候,已经过了语言关了,已经完成了前期的、大量的,听和模仿练习。四五岁的时候,孩子已经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所见所闻,甚至是自己的内心情感。

  而英语呢,我们没有前边的大量的听和模仿练习,所以杨光老师说,你单纯的给孩子听,谁来陪她做这个练习呢?绝大多数妈妈没有这个能力,虽然有些高知家庭有这个能力,但是也不见得父母有那个时间。不像我们学中文,在日常里不知不觉中,孩子完成了大量的模仿训练,发声的模仿训练,但是英文不行,这就需要有人像妈妈一样给孩子不断的纠音,纠音并不是批评式,“你说错了,你要说对”,我们需要一遍一遍的给他正确发音。

  比如孩子某句话语法不对,或者发音不对,大人一般都是把对的话再说一遍,那么孩子就会模仿练习,这个训练就完成了。而英语缺乏这个过程,这就是我们非母语孩子学习英语的先天缺陷。

 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替代性的方式,替代妈妈、替代爸爸跟孩子大量的输入,然后不断地纠音,这样效率就会比较好了。一旦把这个弥补上了,我们的孩子的真实的语言能力就出来了。

  李爽:关于英语应用,还想请教杨光老师,就像我前年带孩子出国过关的时候,海关工作人员问你一共几件行李,虽然特别简单,但我听不懂,反而儿子给我比划3件,又用中式英文说了一遍,我就理解了。我们虽然读了大学、读了研究生,但英语应用依然不行。

  杨光:就您刚才谈的现象,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当时海关那句话是写在纸上的,以你的能力应该是绝对能看懂的,但为什么对方一说出来你就听不懂了?因为在我们过往的英语学习中,听力能力太弱了,平时我们的耳朵受到的英文声音刺激太少了,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英文文字。

  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阅读量远远不够。我们的教材提供的文字刺激与掌握一门语言所需要的量差的太远。我们之前测试,将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所有的英语教材,集中交给一个英国成年人去读,12年的教材,结果他累计24个小时就全读完了,一点没有障碍,对英语母语国家的人来说,我们的教材内容非常简单。

  所以,在英语学习的输入环节,无论是文字输入,还是声音输入,全都严重不足,我们还怎么期待一个孩子在输出应用环节,就是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时候有很好的表现呢,这是不可能的?

  语言讲究先有大量的输入,才能向外输出。所以如何说好英语,高效率学习的方法,首先就是要在解决输入问题,需要换一种新的方式,因为靠我们的课堂,每周上几堂课,加上周末补习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输入严重不足的问题。

  杨光:刚才所说的理论,如果单纯靠家长自己去买CD或者音频,自己在家操作,我们研究多年发现,普通家庭是执行不了。现在很多家庭借助iEnglish类母语英语学习训练系统慢慢实现孩子英语的习得问题。这个类母语的训练系统,将海量的阅读素材,变成外教读一句,孩子模仿一句,模仿完之后,系统会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孩子的发音问题,如果发音不准,系统就会立刻让外教像妈妈一样,耐心的把这句话又读一遍,然后孩子再模仿一遍,直到他的模仿准确度接近外教,系统识别通过,就会直接读下一句。

 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,就是阅读的输入和听力的输入以及口语的输出训练,是同时完成的,它的效率是非常高的。与我们传统的英语课程存在很大不同。

  李爽:您刚刚所说的类母语英语学习训练系统,我理解是,首先它有海量的阅读材料,海量的阅读材料,除了文字,还有声音,它可以带着你读,在带着你读的过程当中,同时可以得到反馈,如果你读得准确,这句就过,如果你读得不准确,他会提示你再读。这个过程非常像做游戏。

  杨光:传统教育还有一个不是很好解决的问题就是每一个孩子的接受程度、英语起点,能力水平都是不一样的,如果你用一套统一的方法,那一定有大部分孩子不适应。

  我提到的现在很多家长在用的iEnglish类母语英语学习训练系统,除了刚才我们说到的功能,它推给孩子去模仿的素材和内容都是为每个孩子个性化定制的,它是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,通过你的模仿错误率和你在每一句话上朗读的费劲程度,即按照出错率来进行调整,相应的推送匹配难度的内容,不断的变化,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。

  涵涵:这个就好比说,西装定制的才是最合身的。前年的时候朱永新教授写过一本书叫《未来学校》,书中提到,事实上现在课堂上只有1/3的孩子跟老师讲的程度是匹配的,1/3在浪费时间,还有1/3是怎么撵都撵不上的。所以说,如果一个孩子们如果能够量身定制的去学习,本身他就很高效,学他该学的,学自己能学的。